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0730-8518888
0730-8881555
资讯中心 News
财税资讯 Taxation Information
您当前所处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财税资讯

规范地方税收优惠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要求“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通知”的要求不仅仅是中央和地方关于财权和事权的重新界定,这个举措也会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基础性作用。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我国当前面临较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来自外部的和历史的因素,也有来自我国经济内部的因素。在诸多的内因中,很重要的表现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竞争力较弱,这是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微观因素。地方政府税收等优惠政策不规范甚至短视的行为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部分地方政府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扭曲了市场规律,降低了企业实际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落后淘汰产能依然大量上马,因此,在地方“微观”层面看似理性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就出现了“集体不理性”。
  过去几年我国一直是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倾向于给“大项目”税收优惠。所谓“大项目”主要指投资大,产值大,就业带动大。但从近十年的实践看,符合这三大的项目往往上马没几年就遭遇限产,成为落后淘汰产能,有些项目甚至对当地资源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地方政府在竞争“大项目”落地过程中,税收、土地、资金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是主要手段,对于一些重量级项目,甚至出现项目方向多个地方政府招标的情况,已偏离了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本意。这些优惠政策不仅使地方政府承担了企业的成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地方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从国家的角度,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
  其次,税收优惠掩盖了地方财政真实收入。当前地方政府债务普遍面临问题的情况下,一方面要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摸清地方财政收入的真实情况。目前,一些地方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往往也与企业达成默契,通过税收先征后返等方式协助地方政府完成当年税收指标,久而久之使地方财政“寅吃卯粮”的情况日益突出。这些做法透支了地方财政收入,是短视行为的突出表现。
  除此之外,当前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名目繁多,容易出现套用财政补贴等情况。因此,此次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税收等优惠措施的规范,一方面规范了财务管理体制,增强了整个财政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国家从宏观上把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防腐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将不再作为落后淘汰产能的保护伞,笔者认为这会有利于加速产业换代升级,相信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